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2021 IEID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11-2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技术和新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和可持续发展中表现出巨大潜力。为了更好促进创新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造福全人类,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部门,于2016年发起了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今年的IEID会议将于2022年3月30-31日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


直播信息

会议名称

2021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

会议时间

2022年3月30日-31日

主办方

中国工程院

上海市人民政府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商务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直播二维码


会议专题

此次会议分为一个主题大会+三个平行专题会



3月30日全天:专题会


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生物医药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智能制造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3月31日全天:主题大会—国家工程科技高端智库论坛



主题大会日程

时 间2022年3月31日
地 点中国工程院(现场)+线上
08:30 - 09:00播放暖场片
09:00 - 09:30院士专家成果线上巡展
主持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
09:30 - 09:35中国工程院李晓红院长致辞
09:35 - 09:40上海市龚正市长致辞
09:40 - 09:55工信部辛国斌副部长致词并介绍国家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战略
09:55 - 10:05上海产业创新专题报告
10:05 - 10:30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成果(“双碳”)发布及大会主旨报告—李晓红院长
10:30 - 10:40IEID专题会集锦
10:40 - 10:50茶歇
主持人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
10:50 - 11:10John L. Anderson,美国工程院院长,《Innovation to Address Global Crises and Resilience》
11:10 - 11:30Jnhann-Dierich (Jan) Wonner ,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长,《Innovation and What is Happening in Our World》
11:30 - 11:45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
11:45 - 12:00Bernard Lucas Feringa,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响应材料》
主持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
14:30 - 14:35李晓红院长致辞
14:35 - 14:45工程院系列重大咨询研究成果发布
14:45 - 15:00陈建峰,中国工程院院士,《Engineering》相关成果发布
15:00 - 15:15赵宪庚,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化专题报告
15:15 - 15:30陈左宁,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报告
15:30 - 15:45彭苏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报告
15:45 - 16:00茶歇
16:00 - 16:15孙逢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汽车碳核算平台
16:15 - 16:30赵春江,中国工程院院士,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16:30 - 16:45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智慧健康医疗蓝皮书(2022)
16:45 - 17:00吴丰昌,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17:00 - 17:30圆桌论坛及问答环节


平行专题会简介及日程


01


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技术与产业专题会是IEID2021会议的重要专题会,会议由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办,国家能源集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协办。碳中和已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碳减排是大势所趋。从1992年达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全球各个国家均在积极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目前承诺碳中和的国家已覆盖全球2/3温室气体排放。我国于2020年9月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所以本次IEID国际论坛特设立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技术与产业专题,聚集全球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碳中和实现路径。

时 间2022年3月30日全天
地 点
08:30 - 08:40致欢迎辞
08:40 - 09:10顾大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双碳目标下国家能源集团低碳发展路径》
09:10 - 09:40司明漾,道达尔集团首席技术官,《道达尔集团碳中和战略与技术创新》
09:40 - 10:10大卫·艾伦,美国工程院院士,《绿色天然气:追踪和明晰跨国天然气供应链中温室气体排放》
10:10 - 10:20中间休息
10:20 - 10:50李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碳捕集利用技术与产业化发展》
10:50 - 11:20大卫·纳尔逊,韦莱韬悦公司气候变化分析高级主管,《结合低碳技术与能源市场的规划和刺激,削减低碳转型成本》
11:20 - 11:50杰弗里·莱弗莫尔,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气候变化、净零排放及新技术研发的迫切性》
14:00 - 14:30王国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双碳目标下的煤炭战略思考》
14:30 - 15:00亚历克斯·扎潘蒂斯,全球CCS技术研究院商业开发经理,《碳捕集与封存在实现净零排放中的应用》
15:00 - 15:30

黄震,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碳中和可再生合成燃料

15:30 - 15:40中间休息
15:40 - 16:10德马里斯·科夫曼,教授/伦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可持续发展之外:净零排放转型中的气候兼容性基础设施融资》
16:10 - 16:40亚历山大·费希尔,中德气候变化合作领域主任、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驻华代表处,《碳中和的实现—德国经验分享》



02


生物医药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专题会谨遵IEID大会主旨“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邀请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创新型企业家、政府创新管理官员等有识之士,就重大技术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问题进行开放式互动交流,促进创新医药产业发展。今年专题会将围绕医疗器械、人工智能、消化内镜、医学影像等医学和工学领域的先进发展、智能技术与装备、工程与产业展开讨论。从往年的“药品”为主转移到“器械”为主,聚焦“医工结合”,体现科技创新引领高效综合立体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发展的未来愿景和蓝图。专题会不仅将邀请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家以及国内院士专家做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最新进展,还将邀请以安翰科技、联影为代表的国内杰出企业家做“医工结合”、“医疗器械创新”等相关报告。报告内容突出创新性、综合性和前瞻性,强调“原创”,突出“国产”。

时 间2022年3月30日全天
地 点
主持人廖专,长海医院副院长
09:00 - 09:20开场致辞
李兆申,中国工程院院士
09:20 - 09:30大会合影
主持人金震东,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政主任
09:30 - 10:00庄松林,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代光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09:55 - 10:15张强,联影医疗董事长&CEO
10:00 - 10:30吉朋松,安翰医疗董事长,《创新速度,百姓温度,健康长度》
10:30 - 10:45茶歇
主持人杜奕奇,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小肠镜学组副组长
10:45 - 11:15蔡强,AJG副主编、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教授,《新一代胆道内镜的创新研发》
11:10 - 11:30Haruhiro Inoue,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JGES)理事长
11:15 - 11:45谭达恩,澳大利亚胃肠内镜协会主席,《高级内镜影像的进展与应用》
11:45 - 13:00午餐/休息
主持人王洛伟,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13:00 - 13:30

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智慧医疗与数字健康》

13:30 - 14:00刘润皇,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外科学教授,《创新消化内镜》
14:00 - 14:30Michael Haefner,奥地利圣伊丽莎白医院内科系主任,《治疗性超声内镜进展》
14:30 - 14:45茶歇
主持人胡良皞,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青年长江学者
14:45 - 15:15Brian Dunkin,波士顿科学首席医务官,《一次性消化道软镜的研发历程及前景》
15:15 - 15:45郦枫,美国CHRISTUS Trinity Mother Frances Hospital内镜中心主任,《自控导丝的ERCP插管理念及技巧》
15:45 - 16:15後藤田 卓志,日本大学医院消化病中心主任内镜中心主任,《ESD治疗进展》
16:15 - 16:30闭幕致辞
廖专,长海医院副院长



03


智能制造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工业4.0和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了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新一次革命,产生了诸多变革性的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自2018年以来,随着5G技术的快速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快速推广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技术和产业出现了新的动向和加速发展的契机。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2021)国际会议——智能制造技术与产业专题会由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承办,至今已在中德两国成功举办了五届。专题会将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出新见解、为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新思路,促进全球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论坛当天将有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莅临,同时将邀请德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国际500强制造业领域的知名公司和国家重点大型企业嘉宾20余人进行精彩的分享和圆桌讨论,就智能制造领域的重大创新、颠覆性技术、新兴产业发展等问题开展深入的交流,对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非营利研究机构与创新创业孵化体制机制等共性问题开展深入的研讨。

时 间2022年3月30日全天
地 点
08:30 - 09:00开幕词 Opening Speech
09:00 - 09:30Paul Burrows,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JITRI与NICE:共建长三角制造业创新生态》
09:30 - 10:00Thomas van Schijndel, 苏科思科技运营总监,《利用开放式创新来设计高科技装备》
10:00 - 10:30茶歇暖场 Cloud GALA Warm Up
10:30 - 11:00倪军,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锂电行业智能制造探索之路》
11:00 - 11:30高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科技冬奥一起走向未来—滑雪与冰壶六足机器人开发》
11:30 - 12:00Florian Lechner,上汽大众创新实验室主任,《上汽大众的智能制造之路》
12:00 - 14:00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14:00 - 14:30Otthein Herzog,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先进制造业的物流4.0》
14:30 - 15:00Peter Markus Seitz,瑞士科学院院长,《数字孪生—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5:00 - 15:30Joachim Seidelmann,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制造工程和自动化研究所负责人,《面向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孪生》
15:30 - 16:00茶歇暖场 Cloud GALA Warm Up
16:00 - 17:00Panel Discussion 圆桌讨论会
参与者:所有演讲嘉宾和邀请来宾


扩展阅读

 

1.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2021)国际会议(IEID2021)现代交通工程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2.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 2021)--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专题会

3. 诺奖得主Wilczek科普专栏

4. 天文王善钦专栏

编辑:黄琦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原创文章首发于蔻享学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蔻享学术立场。

转载请在『蔻享学术』公众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